“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注释】
①知不知:注解家们一般对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一说知道自己有所不知。 ②尚矣:“尚”通“上”。 ③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④病病:病,毛病、缺点。把病当作病。
【引语】
这一章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格言。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便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评析】
在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有非常相似的观点。孔子有言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在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作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地探求真理。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我们在阅读这一章的内容以后,深深地感到老子的《道德经》真是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出自唐朝诗人聂夷中的古诗词作品《田家》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注释】 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 【查看全文】
2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 【查看全文】
3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上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 【查看全文】
4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题齐安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注释】 ⑴齐安:在湖北麻城西 【查看全文】
5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出自唐朝诗人杨炯的古诗作品《有所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楼,无论数绿钱。 相思明月 【查看全文】
6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无题二首其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