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凉州郊外游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注释】
⑴游望:放眼观望。唐杨炯《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⑵野老:村野老人。南朝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三户: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⑶边村:边地村庄。
⑷婆娑:盘旋而舞貌。《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传:“婆娑,舞也。”里社: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史记·封禅书》:“民里社,各自财以祠。”
⑸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赛:向神祈福而后用祭祀来报答。农神。《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汉郑玄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翻译】
郊野的农家不多几户,边地的庄子很少四邻。依傍着社树婆娑起舞,吹箫击鼓比赛祭田神。洒酒浇在草扎的狗上,燃起香拜向木偶神人。女巫们屡次纷然起舞,罗袜轻扬雾似的芳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凉州,即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乡村游览时所见闻的田家赛神活动场面的描写。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村庄却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赛田神的活动,其仪式伴有音乐和舞蹈。“刍狗”、“木人”、“女巫”等的出现,使赛神活动更加热闹。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出自宋朝诗人皇甫曾的作品《送人还荆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 【查看全文】
2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插秧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查看全文】
3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饯别王十一南游》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查看全文】
4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出自明朝诗王世贞的作品《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 【查看全文】
5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小池》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查看全文】
6 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浪淘沙慢赋李尚书山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