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3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出自唐朝诗人孟云卿的古诗作品《寒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
  1、无
  【解说】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鉴赏】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相关阅读
1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叹花》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注释】 【查看全文】

2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歌欲颦时还浅笑,醉逢笑处却轻颦。宜颦宜笑越精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其古诗全文如下: 侬是嶔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 【查看全文】

3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出自宋朝诗人陈郁的作品《念奴娇没巴没鼻》,其古诗全文如下: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 【查看全文】

4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夏昼偶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查看全文】

5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栾家濑》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 【查看全文】

6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