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纵笔》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注释】
⑴须:一本作“头”。
⑵小儿:指作者第三子苏过,他是随到岭南的。
⑶乌角巾:隐士之冠。许浑诗:“归卧养天真,鹿裘乌角巾。”
【翻译】
孤苦寂然的东坡老翁我在病中,须发萧然,就像一世不散的霜风。邻家儿童欣喜地夸我脸色泛红,我木然一笑露出了真相,原来是酒后的醉容。
【赏析】
第一首诗,作者在诗中自嘲衰老。首句,写处境寂寞,因衰病而成老翁。次句,以风吹“萧散”的白须申述衰老。“霜”字既显须白之色,又带凄寒之气。这二句使人感到萧飒可伤。后二句忽借酒后脸上暂现红色一事,表现轻快的情绪,诗境转为绚烂。白居易《醉中对红叶》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陆游《久雨小饮》诗:“樽前枯面暂生红。”也是写“醉面”之“红”,但直接指出不是“真红”。苏轼此诗,先写旁观的肯定,再写自己的否定,用笔较为曲折,也显得洒脱。“小儿误喜”,可能是儿子安慰父亲的话,更可能是诗人故作设想之辞。因为这时候,随侍诗人身边的儿子苏过,年已二十八岁,不会幼稚到把“酒红”当作“真红”,但诗人为了表达欢悦的心情,有意借儿子的话引来“喜”字;儿子之喜又引来他的“一笑”。
但在“朱颜”与“喜”之前,先着一“误”字;经过“一笑”之后,又点破“朱颜”原是“酒红”。对儿子之喜的否定又回到对衰老的肯定。这里,诗人的情绪改变了,诗境改变了,但前面所写的可伤之事并没有改变。诗篇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情绪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内容的反复的否定和肯定,表现了诗人能用达观的态度、风趣的笔墨去对待和描写引人感伤之事,显得曲折坦荡,情趣风生,有过人的胸襟和笔力。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出自宋朝诗人吴均的古诗词作品《山中杂诗》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 【查看全文】
2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同谢谘议咏铜雀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 【查看全文】
3 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浣溪沙访旧伤离欲断魂》,其古诗全文如下: 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 早为 【查看全文】
4 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出自唐朝诗人窦牟的作品《西凉伎吾闻昔日西凉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楼下 【查看全文】
5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 我心亦 【查看全文】
6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