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古诗作品《金铜仙人辞汉歌》第一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舝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注释】
1、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2、秋风客:犹言悲秋之人。汉武帝曾作《秋风辞》,有句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3、夜闻句:传说汉武帝的魂魄出入汉宫,有人曾在夜中听到他坐骑的嘶鸣
【解说】
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汉宫已经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赏玩,三十六宫之中到处都是青苔。
【鉴赏】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此时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公元233年(魏明帝景初元年),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来。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连雨独饮》,其古诗全文如下: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 【查看全文】
2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 【查看全文】
3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月夜忆舍弟》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 【查看全文】
4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出自于诗经作品《小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 【查看全文】
5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玄武禅师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 【查看全文】
6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