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51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出自唐朝诗人阮元的古诗作品《吴兴杂诗》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注释】
  1、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
  2、杂诗:具体内容没有在题目里明确揭示的诗
  3、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水,湖州市有东苕溪、西苕溪等四条主要河流。交,交错纵横
  4、抱城斜:环抱着吴兴城曲折地流淌着
  5、散作千溪:分散为若干条支流
  【翻译】
  四条河流交错环抱着吴兴城,它们的流向与城墙偏斜。这四条河又分出许多溪水,溪水边居住着许多人家。居民们利用这大好的自然条件,在水深的地方种上菱角,水浅的地方种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浅的水域里种上荷花。
  【赏析】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写吴兴地处水乡的特殊自然风光。读者首先注意到两句中的三个数量词,它们写出了密而不紊的一片水系。“四水”是主干,“千溪”是支流,“万家”则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过“交流”、“散作”“遍”等动词勾勒,读者仿佛凌空鸟瞰,一望收尽吴兴水乡风光。被这密如蛛网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绿野就变成许多色块组成的锦绣。“抱城斜”是指环城的干流与城墙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势态,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们给江南原野带来了生机。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两句写水乡农作及其特点:人们在水深处种菱,水浅处种稻,而在不深不浅的地方种藕。它首先给读者呈现的是一派富庶的景象,难怪“人人都说江南好”,难怪有“苏杭熟,天下足”的俗谚了。这两句还给人更多的美感,在前二句的背景上描绘了更加生动的景物,即各种作物互相间杂,组成缤纷错综的图案。不说种藕而说种“荷花”,固然是为了字数韵脚的要求,但也使人从经济价值观念中跳出来,从审美价值角度来审视这幅图景。待到夏秋之交,绿的菱叶,黄的稻浪,红的荷花交相辉映,那是一幅格外宜人的图画。从语言风韵看,这两句也极有意趣,上句以“句中排”形式,揭出一“深”一“浅”,相反相成,已给人有唱叹宕跌、无限妍媚之感。而作者能事未尽,又写出一个“不深不浅”,对上句来了个折中,表现出绝妙的平衡;而在“深”“浅”字面上前分后总,又推出一层唱叹之音,使此诗洋洋乎愈歌愈妙。


相关阅读
1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古诗词作品《春夕酒醒》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查看全文】

2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词作品《咏史》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注释】 ⑴尚有两句:绨袍,粗丝绵 【查看全文】

3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 【查看全文】

4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凉思》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 【查看全文】

5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出自宋朝诗人苏庠的作品《清江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 【查看全文】

6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嵩山焦炼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