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1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其一》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1、感遇:古诗题,用于写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诗。诗人在贬官荆州期间作《感遇》诗12首
  2、鸿:雁类的泛称
  3、池潢(huang):池塘,积水池,护城河,代指朝廷
  【解说】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来自大海上的鸿雁,独自飞临一座城池边。城中高高的神树之上,两只翠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那儿。鸿雁预料他们终将自取祸患,于是自己展翅高飞,离开了这险恶之地。
  【鉴赏】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
  “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
  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


相关阅读
1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紫藤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注释】 紫藤:又名藤萝、牛藤,豆科大型落 【查看全文】

2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观社作社朝祠有足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虎面 【查看全文】

3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湖州歌其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释】 ① 【查看全文】

4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翻译】 毛嫱、西施年轻美貌,哪怕皱着眉 【查看全文】

5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怀金陵璧月琼枝不复论》,其古诗全文如下: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青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注 【查看全文】

6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昌谷读书示巴童》,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注释】 薄:微弱。 宵:宵夜。 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