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孤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解说】
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鉴赏】
写诗,首先要立意。按照当时的情形,这首诗的立意是什么呢?当然应该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意志。这就要描写自己的形象、正直的品格、推行新法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表现自己要通过变法革新帮助皇帝消除民众的不满情绪,创造一个较为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愿望和理想。
其次是构思。依据立意构思,要考虑取象、全诗的整体结构、意脉、韵味、表现手法,等等,在头脑中绘出这首诗的蓝图。构思中,首先是取象。作者经过思考,认为自己与“孤桐”很相像,于是决定以“孤桐”为象,来写这首诗。当然也要考虑到表现手法、全诗的结构。由于取象孤桐,是物象,就须考虑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兼及抒情;其次是结构,就得是描写与抒情相结合,各用几句几联,这样,一首诗的大体情形就定下来了。
开篇就得描写孤桐。所以诗的开篇这样写道:“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这一联写出了孤桐的一个特征,靠环境和自己的努力,长得高大挺拔;第二联“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继续写孤桐的特征,即正直伟岸,中间虚心;第三联“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依旧继续写孤桐的特征,在阳光照射下,孤桐更茂盛强壮,树阴更浓。这三联都是描写孤桐形象的。而第四联“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则是写孤桐的理想和抱负的。这样,这首诗,就按照构思的路子完成了全篇。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 【查看全文】
2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夕旅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 【查看全文】
3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出自宋朝诗人李甲的作品《帝台春芳草碧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 【查看全文】
4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出自唐朝诗人李隆基的古诗词作品《幸蜀西至剑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 【查看全文】
5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查看全文】
6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