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其一》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注释】
1、矫矫:超然出众的样子
2、得无:表反问语气、岂不、能不
3、金丸:弹弓的子弹
【解说】
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仙客之流。全诗以孤鸿的口气,写出了诗人的政治生活中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高逸的情怀。
【鉴赏】
此诗本是借自然界的禽鸟寄寓作者的境遇与感慨,但由于作品巧妙地选用了鸿雁与翠鸟的形象、成功地写出了它们的特点,使得作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寓意本身,反映了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哲理。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借孤鸿所见,描写双翠鸟盛气凌人、得意忘形的神态;前两句很耐人寻味,经历过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的孤鸿,对对一条小小的护城河却不敢顾,说明人世(特别是朝廷)的险恶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险恶。而在这孤鸿“不敢顾”的地方有一双小小的翡翠鸟却竟在珍贵的三珠树上营巢,高高在上,气势熏天。
“侧见”有两重意义,一是说明翡翠鸟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令人侧目而视;二是说纵然翡翠鸟悲气焰嚣张,但孤鸿对之却不屑正视,由此,也就引发出第二层,即第五句以下的六句。
前两句从翡翠鸟骄横情态,想到它们会招致的后果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反问。翡翠鸟站立在珍木之颠,窃据高位,飞扬跋扈,难道就不怕别人难以容忍吗?不怕从背后打来的致命的金弹吗?
相关阅读
1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卜算子旅雁向南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查看全文】
2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李 白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 【查看全文】
3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点绛唇伤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 【查看全文】
4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到韶山》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查看全文】
5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咏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 【查看全文】
6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古诗作品《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