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雏鹅一树柳,半亩方塘半掩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4

  “一只雏鹅一树柳,半亩方塘半掩舟”出自唐朝诗人冉长春的古诗作品《农家》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只雏鹅一树柳,半亩方塘半掩舟。
  谁说清风不识字,翠竹吟诗自点头。
  【注释】
  1、雏鹅:小鹅
  2、方塘:水面较宽的小河湾
  【翻译】
  在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去农村感受到的乡村美景:一弯清流,一座瓦房,河中小鹅游弋,河畔柳枝低垂。清风徐来,农家小儿随着绿竹唱和,读诵自乐,点头吟哦。这是一幅典型的川东幸福农居图,有着江南水乡的韵味,诗人被这美好和谐的新农村景象深深打动。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初次读来,似觉平淡无奇,反复吟诵,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一只雏鹅一树柳,半亩方塘半掩舟”。作者看似简单地罗列了4个景物:雏鹅、垂柳、河湾、小舟,却使读者不由自主地去想象,使之构成了清新绝美的画面。习惯了都市喧嚣生活的人们,怎不为之倾倒,为之神往?诗人巧妙运用两个“一”字和“半”字,使两句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两个数字看似太小,微不足道,实则最见作者匠心。“**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是“一枝”而不是“数枝”?二者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谁说清风不识字?翠竹吟诗自点头” 。“清风不识字”引自典故。清朝一文人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诗而陷入文字狱,招来杀头灭族之祸。而就在诗人眼前,一个农家小孩坐在竹丛之下,自由自在、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在作者眼里,那风中轻摆的翠竹,也在点头吟诗,它就是小孩的化身,它就是百万勤劳上进的竹乡人的化身。
  统观全诗,作者用雏鹅、垂柳、河湾、小舟、清风、翠竹等意象,展现给读者牧歌式的川东农家风光,表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竹乡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竹乡儿女崭新的精神风貌,抒发了对大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整个画面清新秀丽,雅致脱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然又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赠羊长史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查看全文】

2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出自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山花子春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 【查看全文】

3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出自唐朝诗人李璟的作品《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 【查看全文】

4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5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台城路洗妆台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 【查看全文】

6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泪永巷长年怨罗绮》,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