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4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古诗作品《别老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释】
  1、无
  【解说】
  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鉴赏】
  诗的第一句“搴帷拜母河梁去”,即掀开门帘,告诉老母,儿就要起程动身了。但因为是游幕谋生,(游幕是指旧时知识分子离开本乡到外地寻求教学或投向官府求职)这种告别是无一定目的的,所以只能说河梁去。一方面是老母难离,另一方面因生活所迫又不得不离,这种既难舍又无奈情景,暗示了作者极为痛苦的心情。诗的第二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在即将告别老母外出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对老母难分难舍的情感,而是著笔于老母此时的情状:白发苍苍,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还容得着说吗?一切伤心,都隐藏在老母的这张面孔之中,离不得舍不得,却不得不离,不得不舍。这种情感的磨难,真令人寸肠欲断,撕肝裂肺。至此,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诗的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转入了告别老母的时空环境,作者用“柴门”“风雪夜”两个最简单的词儿,极其概括典型地告诉人们,在那种环境下,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的凄楚难熬。作者在另外的地方也有过贫穷潦倒的描述,如“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如果说那还只是一种对贫愁的感叹,那末“柴门”“风雪夜”则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了。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向老母告别,除了“惨惨”还有什么可说呢?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整体理念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因此,《别老母》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


相关阅读
1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乌夜啼》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查看全文】

2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 【查看全文】

3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其八》,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 【查看全文】

4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出自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寄蜀中薛涛校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鉴赏】 【查看全文】

5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 【查看全文】

6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余遍。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余遍。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安公子梦觉清宵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