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11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出自唐朝诗人张先的古诗作品《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释】
  1、行云:指如云的游女
  2、放:停止
  3、中庭:庭院中
  4、杨花:柳絮
  【翻译】
  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赏析】
  下片转为写景,通过静谧优美的夜景,反衬白昼游乐的繁盛。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由动景换静景,画面跳跃很大,但过片却很自然:“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作结。
  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引出下面的景语。结拍以写景工绝著称。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世所传‘三影’之上。”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庭中一切景物都蒙上一层轻雾,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不仅如此,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此词是一篇韵味隽永的佳作。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耋耄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全词情景交融,艺术效果颇佳。有人说其末句堪与使作者闻名于世的“三影”合称“四影”,可谓深得此词之妙。


相关阅读
1 中谷有蓷,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谷有蓷,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出自于诗经作品《中谷有蓷》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谷有蓷,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 【查看全文】

2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赠辛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 【查看全文】

3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古诗词作品《咏煤炭》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 【查看全文】

4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其古诗全文如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 【查看全文】

5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出自唐朝诗人程颢的作品《郊行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 【查看全文】

6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