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15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出自唐朝诗人曹雪芹的古诗作品《咏菊》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
  1、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
  2、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
  3、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解说】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鉴赏】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首联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来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
  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接着笔锋一转,颈联说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这首诗直接写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


相关阅读
1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赠裴十迪》,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 【查看全文】

2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出自古诗作品《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 【查看全文】

3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西江月黄陵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 【查看全文】

4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 【查看全文】

5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沁园春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查看全文】

6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系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其古诗全文如下: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