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15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出自宋代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池州翠微亭》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
  1、经年:常年
  2、征衣:军装
  3、特特:形容马蹄声
  4、寻芳:游春看花
  5、翠微:指翠微亭
  【解说】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鉴赏】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
  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怎能不愉快、不兴奋呢?“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相关阅读
1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作品《喜见外弟又言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查看全文】

2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花犯水仙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 【查看全文】

3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赠羊长史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查看全文】

4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灭胡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注释】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查看全文】

5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小村》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 【查看全文】

6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登霍山驿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