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灭胡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注释】
⑴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⑵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⑶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翻译】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相关阅读
1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 【查看全文】
2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 【查看全文】
3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春日游罗敷潭》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查看全文】
4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织妇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 【查看全文】
5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风雨》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 【查看全文】
6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岫。寒压重帘幔拕绣。袖炉香,倩东风,与吹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语莺迷翠柳。烟隔断、晴波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