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9:37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
  1、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2、补阙:官名,职责是向皇帝进行规谏
  3、泉壑:这里指山水
  4、茅茨:(cí)茅屋
  【翻译】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赏析】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薛帷”指“薛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薛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相关阅读
1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 【查看全文】

2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出自宋朝诗人王安国的作品《游庐山宿栖贤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 【查看全文】

3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出自唐朝诗人丁仙芝的作品《渡扬子江》,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风叶下, 【查看全文】

4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 【查看全文】

5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 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 【查看全文】

6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