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
1、迟:晚
【翻译】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赏析】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薛帷”指“薛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薛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相关阅读
1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出自宋朝诗人王清惠的作品《满江红太液芙蓉》,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液芙容,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 【查看全文】
2 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 【查看全文】
3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赠别其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翻 【查看全文】
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查看全文】
5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出自西汉诗人汉乐府的古诗作品《上邪》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查看全文】
6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