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送僧归日本》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释】
1、水月:佛教用语,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2、禅寂:佛教悟道时清寂凝定的心境
3、梵声:念佛经的声音
【翻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鉴赏】
诗之起笔突兀,本是送别,却不写送归,偏从来路写起。“若梦行”表现长时间乘舟航海的疲惫、恍惚的状态,以衬归国途中的艰辛,并启中间两联。颔联写海上航行时的迷茫景象。
“浮天”状海路之远,海面之阔,寓含着对僧人长途颠簸的关怀和体贴。“法舟”扣紧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随缘”而往之意蕴,储蓄空灵,意蕴丰富。颈联写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禅,在舟上诵经。
“水月”喻禅理,“鱼龙听”切海行,又委婉表现僧人独自诵经而谨守佛律的品性,想象丰富。尾联用“一灯”描状僧人归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灯相伴,这是实处。
但实中有虚,“一灯”又喻禅理、佛理。虚实相映成趣。本诗在立意上有两点需注意:一是所送者为僧人,诗中用了一些佛教术语,如“随缘”、“法舟”、“禅”、“梵”、“一灯”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来自日本,又欲归日本,必经大海,故极言海路航行之苦。
中间两联前人多谓其写来途,实嫌拘滞。其实是往返兼写,而以返途为主,这样才能与“归日本”的诗题相合。此诗因送人过海,因而从对禅机的抒发,把这惜别之情委婉地表达了出来。海趣禅机,深情厚谊,融为一体,为一首送别的好诗。
相关阅读
1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 【查看全文】
2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摸鱼儿雁丘词》第一句,其全文如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查看全文】
3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登乐游原》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又名乐游苑 【查看全文】
4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入彭蠡湖口》,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 【查看全文】
5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出自唐朝诗人鲍照的古诗作品《代白头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 毫发一 【查看全文】
6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