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02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登乐游原》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又名乐游苑,在长安东南,地势较高,登原可以眺望长安城,汉宣帝曾在此修乐游庙。《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向晚:傍晚。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只是:只可惜,但是。
  【翻译】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将要结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相关阅读
1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白马黄金塞》,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 【查看全文】

2 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 【查看全文】

3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岁暮》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 【查看全文】

4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 【查看全文】

5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 【查看全文】

6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出自唐朝诗人于良史的古诗作品《春山夜月》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