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16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岁暮》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
  岁暮: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底。
  远为客:指杜甫自己远为客。
  边隅:边疆地区,指被吐蕃扰袭或攻陷的陇蜀一带。
  雪岭:松潘县南雪栏山。
  江城:作者所在的梓州。
  【翻译】
  时当岁未远在天涯作客,边境上还在苦战用兵。吐蕃的烟尘侵入雪岭,备战的鼓角震动着江城。人世间时时处处都在流血,朝廷上有谁敢于请缨?为救时危我怎敢惜于一死?仕途寂寞的我亦难免壮心勃动。
  【赏析】
  这首诗的诗题“岁暮”二字,在直观上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且二字均仄声,读来更抑郁寡欢,仿佛给全诗定了一种低沉的调子,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但是西蜀一隅也仍然不平静,所以接下去便说“边隅还用兵”。“还用兵”之“还”字,有仍然之意,言自己虽避地西蜀,暂得一席安身之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另外,“还”字又有又、复意,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还”字隐含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失望与叹息。于此可见杜甫炼字的功力,极为平常的字,出自杜手,便往往辞警意丰,耐人咀嚼。当时吐蕃的威胁日益严重,当年七月,吐蕃入寇,侵取河陇,十月攻入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十二月又攻陷松维保三州(均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抵御,全川为之震动。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二句承上“用兵”,具体写吐蕃侵蜀之事。“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鼓角动江城”写备战情形。“动”字既显出战争的紧迫,形势的严重,又写出吐蕃入侵给社会带来的动荡。这一联相当警策生动,前句写雪岭,后句写江城;前句写吐蕃,后句写唐军;前句是所闻,后句是亲见;一远一近,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和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


相关阅读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全文的意境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唐朝诗人诗经的古诗作品《蒹葭》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查看全文】

2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出自于诗经作品《清庙》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 【查看全文】

3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秋日别王长史》,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 【查看全文】

4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 【查看全文】

5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查看全文】

6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锦堂春坠髻慵梳》,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