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08:49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出自唐朝诗人于良史的古诗作品《春山夜月》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释】
  ⑶鸣钟:一作“钟鸣”。
  ⑷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翻译】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赏析】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综上所述,可见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 【查看全文】

2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出自于诗经作品《我行其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查看全文】

3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酒泉子谢却荼蘼》,其古诗全文如下: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 【查看全文】

4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出自金朝诗人赵秉文的作品《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原文】 ⑴韦苏州:即韦应物, 【查看全文】

5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 【查看全文】

6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出自南北朝诗人阮瑀的作品《驾出北郭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