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朝诗人杨巨源的古诗作品《城东早春》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1、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
2、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3、俱:全,都
【翻译】
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颜色尚未均匀,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如果等到春深花茂,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那时,人人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出自唐朝诗人王磐的古诗作品《朝天子咏喇叭》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 【查看全文】
2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3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河传何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笼。画桡金缕,翠旗高 【查看全文】
4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出自于诗经作品《鼓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々,忧 【查看全文】
5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细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 【查看全文】
6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临江仙离果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