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寄全椒山中道士》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1、全椒:今安徽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翻译】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鉴赏】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描写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通过感情和形象的配合来表现的。“郡斋冷”两句抒写,可以看到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束荆薪”、“煮白石”是一种形象,这里面有山中道人的种种活动。“欲持”和“远慰”又是一种感情抒写。“落叶空山”却是另一种形象了,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全无人迹的深山。这些形象和情感串连起来,便构成了情韵深长的意境,很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八六子洞房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 【查看全文】
2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胡关饶风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 荒城空大漠,边邑无遗堵。 白骨横千 【查看全文】
3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道逢驺虞,牛哀不平。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猛虎行长戈莫舂》,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戈莫舂,强弩莫烹。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 【查看全文】
4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出自清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点绛唇雨恨云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 【查看全文】
5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阶前芍药》,其古诗全文如下: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 【查看全文】
6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虞美人》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