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作品《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
1、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2、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翻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鉴赏】
晋陵,唐郡名,即今江苏省常州市。陆丞相,名元方,晋陵人,武则天时期为相,与杜审言颇有交往。陆元方有《早春游望》诗寄给他。因有感于陆元方能够在宦游中赏玩春光,而自己却在异乡为“归思”所苦,于是杜审言将自己的感想结构成篇,作《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一诗以和原唱。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起笔就从同为“宦游人”的角度来应和陆元方《早春游望》的心理感受,说明只有宦游他乡的人,才对自然界的物象和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而诗人与陆元方都同为客居异乡的人,“独”字和“偏”字,既是对陆元方诗中感受的充分肯定,又表现了“宦游人”对于岁月流走的特殊敏感性,显得警拔有力;一个“新”字紧扣题中的“早”字,这两句主要是写情,以共同的感受拉近两人间的距离,但也概括地显示了早春“物候新”的非凡景象,为下文粗笔勾勒了总体画面轮廓。
颔联和颈联,是“物候新”的具体化,展示了题中“游望”的详细内容。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说清晨太阳从东海海面升起,曙光乍现,云气被朝阳折射,变成绚烂的彩霞,布满东方天际,从江北来到江南,忽见早春的江南梅树已经开花,杨柳也遍抽新绿,仿佛梅柳一过长江就染上了迷人的春色一般。这幅画面紧扣了题中的“望”字。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是说江南那温暖的春的气息,似乎在催促着黄莺婉转早啼;江南那明媚的阳光,也使水中的萍草颜色愈染愈绿。这幅画面紧扣了题中的“游”字。这两联中,“云霞”、“梅柳”,“黄鸟”、“绿苹”、“曙”、“春”、“淑气”、“晴光”色彩鲜明,给人春光明媚春意盎然之感,而“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尤具传神之妙,它们赋予“云霞”等四“物”人格化的性灵,从而使诗歌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把江南早春的气候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1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 【查看全文】
2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闻鹊喜吴山观涛》,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查看全文】
3 渺渺啼鸦了。互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渺渺啼鸦了。互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出自宋朝诗人蒋捷的作品《贺新郎秋晓》,其古诗全文如下: 渺渺啼鸦了。互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查看全文】
4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其古诗全文如下: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查看全文】
5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古诗词作品《鹦鹉》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