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的古诗作品《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
1、古调:指陆丞相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翻译】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鉴赏】
中间这两联在细致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融注了诗人对江南春光的无比惊慕、喜悦之情。江南春景越美,但在“宦游人”眼中,越容易引起令人触景伤情的“归思”。因为更容易引起对故乡春色的回忆,从而也就更能加重身在异乡的客游感。从诗的总体上加以考察,这两联铺衬“归思”宕然而生,有了它的渲染,才使尾联的“归思”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四句诗二十个字已穷形尽意地绘制出一张江南早春游望图,图中的远景近景层次分明,大景小景相映衬,格局匀称优美,着色明丽和谐。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过:“诗在意远,固不以词语丰约为拘。状景物,则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似此之类,词贵多乎哉?”他所称赞杜审言的是能“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词约而意丰。这也正是中间两联诗的精彩所在。长期“载笔下寮”的诗人,宦游千里之外,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虽信美而非吾土”的情思便油然而生。他以写景来寄情,异乡的景物写得愈美好,怀乡的情思表现得愈沉挚。诗人善于化景物为情思,为尾联的直抒胸臆作好准备。
尾联“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诗人正陶醉于江南佳景,忽然读到陆元方寄来的格调古朴的游春诗,乡思不禁油然而生,几乎要潸然泪下。这里一个“忽”字,在突兀中寓有对陆诗表示惊喜的感情,又使上文对江南美景留连忘返的诗情陡转,由兴发而转感伤,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从而给画面景物进一步浸染了感情的色彩,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深沉感。
相关阅读
1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2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3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三》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查看全文】
4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其古诗全文如下: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 【查看全文】
5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出自于诗经作品《式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查看全文】
6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