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34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大林寺桃花》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1、长恨:常常惋惜
  2、春归:春天回去了
  3、觅:寻找
  4、不知:岂料、想不到
  5、转:反
  6、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翻译】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
  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相关阅读
1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其古诗全文如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 【查看全文】

2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出自唐朝诗人安邑坊女的作品《幽恨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歌。 【注释】 ⑴卜:占卜,古人通过摇铜钱、 【查看全文】

3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丽人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 【查看全文】

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 【查看全文】

5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中.秋寄远》,其古诗全文如下: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 【查看全文】

6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眉妩新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