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述怀 苏轼

发布时间:2016-10-10 00:00

  苏轼的作品《行香子·述怀》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流传甚广,代表了无数的文人的心声。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调名本此。平韵双调小令。《词谱》以晁补之词为正格,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六十四字、六十八字、六十九字诸体。

  ⑵尘:尘滓,细小的尘灰渣滓。

  ⑶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内藏风帆十幅。酒满一分则一帆举,十分为全满。

  ⑷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

  ⑸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促, 如快马驰过隙缝。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赏析】

  全词在抒情中插入议论。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虚无,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这是作者从生活中悟出人生认识,很有哲理意义,读者读后不致感到其说得枯燥。此词是东坡词中风格旷达的作品。

  行香子词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 上下片领格字用去声,领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一、二句,一般和上片平仄相同并押韵,然亦有并以仄收不押韵。东坡此词可为定格之典范。在韵律上此词虽不如《行香子·过七里濑》优美,但也很不错,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段排比,很有韵律美。

  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建功无望,入仕之时亦生退隐之心,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于是有花间的沉沦,有避世的归隐,而苏轼是豪放达观之人,“且陶陶、乐尽天真”,似乎忘掉了人生的烦恼。此词虽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闷、消极情绪,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主题,基调却是开朗明快的。而词中语言的畅达、音韵的和谐,正好与这一基调一致,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起来。据宋人洪迈《容斋四笔》所记,南宋绍兴初年就有人略改动苏轼此词,以讽刺朝廷削减给官员的额外赏赐名目,致使当局停止讨论施行。可见它在宋代文人中甚为流传,能引起一些不满现实的士大夫的情感共鸣。


相关阅读
1 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通过对花蕊夫人姿质以及美好的品质的描写,抒发了词人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洞仙歌冰肌玉骨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春景》苏轼阅读及答案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的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表现出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蝶恋花春景》苏轼阅读及答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蝶恋花·春景 【查看全文】

3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 【查看全文】

4 关于苏轼的诗句

苏轼的诗句有哪些?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查看全文】

5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导语:浣溪沙是唐代教坊曲名,而最为有名的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那么,《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一首怎样的词作呢?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 【查看全文】

6 苏轼《东栏梨花》诗词赏析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表达诗人苏轼对于人生之短暂的感慨,也引起人们对于人生苦短的反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东栏梨花》诗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