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轼备受痔疾困扰

发布时间:2016-12-08 00:00

  导语:诗人苏轼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困恼,那就是他的疾病——痔疾。而为了治好痔疮,诗人苏轼做了哪些努力呢?

  苏轼备受痔疾困扰

  北宋文学家苏轼虽然重视养生,病患还是不期而至。这并不奇怪,病患这个幽灵是很会钻空子的,即便是善养生者,只要稍有懈怠,它就乘虚而入,给人以重创。苏轼患有好几种疾病,其中痔疮时间既长症状又重,给他造成的困扰不轻。苏轼是坦诚之人,痔疮一般被视为隐疾,他却在诗文和书信里多有反映,并不忌讳别人知晓。

  “近日又苦痔疾,呻吟几百日”,是苏轼写给侄女婿王庠信中的话;一次,南华寺辩才禅师寄诗给苏轼,求他评赏作和,苏轼回复时也说:“近苦痔疾,极无聊,看书笔砚之类,殆皆废也”。广南东路提刑程正辅,是苏轼几十年不来往的表兄,两人在惠州重修旧好后,来往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便是痔疾:“某近以苦痔,发歇不定,亦颇无聊,故未和近诗也。”“近来眠食颇佳,痔疾亦渐去矣。”“近苦痔疾逾旬,今渐安矣,不烦深念。”“近日忽大作,百药不效,虽知不能为甚害,然痛楚无聊两月余,颇亦难当。”等等。

  据史料记载,苏轼的痔疮是被贬到惠州后开始出现的。分析个中原因,一般认为是这样两点:一是心情不好。苏轼曾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如今又一次遭贬,而且越贬离京师越远,这样沉重的打击,性格再豁达开朗,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也难免受到创伤。二是饮食不节。苏轼好酒,曾为“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而得意。到了惠州,由于孤独苦闷,更是离不开酒。酒精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导致血管的扩张和充血。苏轼的痔疮很大成份是酒精诱发的。此外,苏轼喜食肉,食物脂肪过多,又没有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导致大便密度大,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治痔疮,苏轼用了不少土方偏方,可惜效果都不好。只有在饮食上比较节制,发狠戒酒少肉,药物才发挥作用,痔疾渐退。问题是苏轼节制饮食总是不能持久,酒瘾一来,照饮不误,肉也如此,痔疾就反反复复,不能痊愈。数年以后,苏轼在给表兄程正辅的信中说:“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可见他晚年一直备受痔疾的折磨。

  知识扩展:除了虎丘,苏轼还为苏州的这些地方代言过

  提起苏轼与苏州的关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然而,除了虎丘,东坡兄还曾为苏州的这些地方代言过。

  定慧寺

  虽一生未在苏州为官,但苏轼一生没少经过苏州。“乌台诗案”,苏东坡开始了被贬生涯,同时也开始了闲散日子,这不就常常有机会经过苏州了。

  定慧寺,那时叫定慧禅院,就是先生那时必住的客栈。

  先生和定慧禅院的颙禅师可是相见恨晚啊,颙禅师还在禅寺为先生专门建造了一座寓所,名为“啸轩”。不信就查查《定慧院颙禅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阊门

  阊门是苏州古代的富贵风流之地,也是歌妓云集的地方。

  有一次先生经过苏州,途径阊门,当时很红的“望云馆”有位歌妓,仰慕先生已久,特意带着酒前去送行。

  据说,那位不留姓名的歌妓当时哭得那是稀里哗啦的。有词为证↓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裛,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闾丘坊巷

  提起先生与闾丘坊巷的缘分,则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闾丘孝终。他本是苏州人,曾任黄州太守。当时,先生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就是在闾丘孝终的手下任职。

  闾丘孝终,为人正直,很仰慕先生的才华,凡有宴会,总要请他一起出席,甚至还给先生在黄州东陂找了一块空地,给他种种菜养养花。

  后来,闾丘孝终也深觉官场黑暗,便辞官归隐,来到了故乡的闾丘坊巷。

  以后苏轼,凡经过苏州,必定要来拜访一下。

  桃花坞

  北宋熙宁年间,有一个叫梅宣义的人在桃花坞腹地修建了一个面积不下于百亩的园林,取名“五亩园”,又称梅园。而梅宣义的儿子梅子明与先生相知已久,既是诗友又是同僚。

  作为知己好友,又面对这么美的园子,先生当然也是要做个诗宣传下的,比如这首《寄题梅宣义园亭》诗。

  仙人子真後,还隐吴市门。

  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

  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

  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 ……

  可惜先生一生并未在苏州任职,否则,又该留下不少词章了。


相关阅读
1 花影 苏轼

花影本来很美,为什么诗人这样厌恶它呢?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诗篇反映了诗人嫉恶如仇的态度,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 【查看全文】

2 苏轼赤壁赋赏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出自诗人苏轼所写的千古名作《赤壁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赤壁赋赏析,欢迎阅读! 苏轼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 【查看全文】

3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

这是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新城道中·其一》,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 【查看全文】

4 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欢迎阅读。 关于苏轼梅花的古诗句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 苏轼《西江月·梅花 【查看全文】

5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原文赏析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宋代苏轼所作,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下面就是小编介绍苏轼《 【查看全文】

6 苏轼《蝶恋花·春景》译文

《蝶恋花·春景》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所著的一首词,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苏轼《蝶恋花·春景》译文,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