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叹息,以及自已情感不为人知烦恼。下面是苏轼词蝶恋花赏析请参考..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蝶恋花⑴·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⑵。燕子飞时⑶,绿水人家绕⑷。枝上柳绵吹又少⑸,天涯何处无芳草⑹!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⑺,多情却被无情恼⑻。
词句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小杏正在成形。褪(tùn),萎谢。
⑶飞:一作“来”。
⑷绕:一作“晓”。
⑸柳绵:即柳絮。
⑹天涯何处无芳草:指春暖大地,处处长满了美美芳草。
⑺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却被:反被。无情:指墙内荡秋千佳人毫无觉察。
白话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多情被少女无情所伤。
苏轼词蝶恋花赏析
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勉。作者“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相思。这首词下片所写是一个爱情故事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婉约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杏子。作者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景物表明这是清晨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柳絮在风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景物来排解心中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声音,一阵阵悦耳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秋千和佳人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生命;墙外是赶路行人。行人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眷顾及佳人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芳草”,“行人”则是词人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景,春天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关于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诗人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查看全文】
2 行香子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行香子秋与》体现诗人苏轼怎样的情感?《行香子秋与》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行香子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行香子秋与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查看全文】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译文及注释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词人苏轼对人生的坎坷的感叹以及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 【查看全文】
4 满江红苏轼赏析导语:满江红怀子由作赏析,由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所作,这是是一首经典著名的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满江红苏轼赏析,欢迎借鉴! 满江红怀子由作 诗人:苏轼 清颍东流,愁 【查看全文】
5 苏轼《赤壁赋》原文苏轼《赤壁赋》的原文是怎样的呢?《赤壁赋》展现了词人苏轼博大的胸怀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赤壁赋,欢迎阅读!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 【查看全文】
6 满江红 怀子由作一尊酒,黄河侧,是出自词作《满江红怀子由作》,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所创作。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满江红怀子由作》翻译以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满江红怀子由作 朝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