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02 00:00

  导语:《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指的是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也就是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作者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的是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相关阅读
1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

导语:《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蝶恋 【查看全文】

2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注释与赏析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①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 【查看全文】

3 苏轼兄妹对诗故事

导语:著名的诗人苏轼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而苏轼的家人的文采也不逊色,为中国的文学作出卓越的贡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兄妹对诗的故事,欢迎阅读! 一代文豪苏轼,崇拜 【查看全文】

4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苏轼

导语:《送刘道原归觐南康》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所写的,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呢?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作者:苏轼 年代:宋 晏婴不满六尺 【查看全文】

5 苏轼的古诗《和董传留别》赏析

导语: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 【查看全文】

6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赏析

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编给大家提供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和参考!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