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苏轼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3 00:0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以之做烹,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

  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哲理古诗名句),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相关阅读
1 苏轼的故事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呢?苏轼的故事阐述诗人苏轼的怎样的一生呢?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苏轼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苏轼的故事: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于 【查看全文】

2 《定风波·三月七日》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著名诗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虽然他的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是他乐观的面对,所以他的诗作往往给人带来正能量。 定风波三月七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 【查看全文】

3 苏轼的人生态度

宋朝是一个思想大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而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词人,那就是豪放派代表人之一的苏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词人苏轼的人生态度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方山子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苏轼 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 【查看全文】

5 海棠 苏轼

《海棠》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的佳作,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表达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 【查看全文】

6 苏轼的著名诗句《守岁》赏析

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一生写过很多诗,其实一首就是守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苏轼的著名诗句《守岁》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守岁 作者: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