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江上》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古诗今译】

  秋天的早晨,江的北岸天色阴沉沉的,低低的乌云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阴晴不定。既不愿望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婉转,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忽然间,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之处隐约驶来。

  【简析】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诗的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的同时既交待了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晓),又写出了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晓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还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然而从事的后两句可以明确看出另一层深意,诗人不甘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追求光明。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境地,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就在这时,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眼前开阔了,畅通了。诗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含着对时事与某种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这种思理与抗争是积极的,向上的,与婉约派词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赠外孙》原文翻译及赏析

赠外孙 王安石 南山新长凤凰雏, 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 【注释】 (1)凤凰雏:指幼小的凤凰。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外孙。雏,指幼小的,多指鸟类。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大全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轶事典故三则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诗《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导读]《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查看全文】

5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理解

引导语:《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他这首诗的相关知识学习,与大家分享学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历史评价

《宋史》评价 《宋史·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