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相关阅读
1 评价王安石变法
一、古代官史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最终灭亡。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干将蔡京、蔡卞,在徽宗时期继续推进变法,最后北宋亡国了。 二、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专门为王安石 【查看全文】
2 梅花的诗句王安石导语:古人作诗常常会借物言志,通过写物体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梅花》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梅花 / 梅 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故事引导语:司马光知道王安石的死讯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因为没有了王安石,政治家就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 下面要说的这位,在士人学林中也堪称楷模,且看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伤仲永》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有很深的印象。我们同学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可能会出现同学们七嘴八舌发言的情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和苏轼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嘉佑进士,北宋文学家、字画家。王安石与苏轼,两人为同朝京官时,政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梅花/梅》梅花 / 梅 原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