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8-02-10

  一、无庸质疑,王安石变法存在不少“毛病”和“缺失”,有的可能还比较严重。这正是那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津津乐道的。但这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能做得十全十美的事。尤其是改革,一般都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求当事人做事不出一点问题、不走一些弯路是根本办不到的。一个人吃鱼,刚吃几口,就被鱼刺卡了喉,于是就说吃鱼这种做法不对,就把剩下的鱼摔在地上,从此再不吃鱼了,这种做法虽然爽利,但愚蠢的人才会这样做。一个人学包饺子,包得皮儿又僵又厚,馅调得也很难吃,你吃了有点像咽药,于是你就对这个人的行为大加鞭挞,从此再不许他包饺子了。——那你就等着光吃馒头吧。

  二、王安石变法展现了王安石勇于革新勇于实践的吃苦耐劳的勤政精神。变法期间,王安石日理万机,多方操劳,常常忙得脸都没空洗,衣服都没时间换,一天到晚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他是为了什么?反对派躲在一个地方一个劲的挑变法的毛病,说变法这不好,那不好,可是他们又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国家面临的困境,于是只要守成抱旧,维持现状,等待国灭。

  司马君实提出了个“节流”说,但是怎么节流呢?是减少官员的薪水,还是减少官员的数量,还是搞其他别的节能降耗。也没弄出个子丑寅卯来。单说减少官员的薪水一项,你看哪个官员愿给自己降工资,甭说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是现在,你降降官员的薪水试试,不给你打破脑袋才怪。说到降待遇,是你想降工资,还是他想把自己现成的干部身份自己取消掉?——所以说司马光的主意更不切合实际、更难办,更是说了白说。事实上司马光执政后也没有干这件事,他知道这件事根本干不成。

  三、王安石变法体现了他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性、深邃性、穿透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体现了是他看清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着眼于这个主要矛盾而提出的一揽子解决当时国家困境的方案和措施。北宋当时固然有许多矛盾,有官民之间的矛盾,有民民之间的矛盾(豪强地主与佃户贫民之间的矛盾),有兵民之间的矛盾,但更重要的还是宋朝与辽夏之间威胁和反威胁、侵掠和反侵掠的矛盾。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国家就会有被毁灭的危险。国亡国弱是天大的事。王安石与宋神宗君臣间,正是基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才出台了诸多变法主张和措施。尽管变法在具体措施和具体的实行中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的运做基准是在“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方针下进行的。注意:这里的民,是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并不是指的豪强地主,因为王安石最痛恨豪强兼并,他多次写诗抨击之,他的变法也是要国家同这些人争利的。因为不同这些人争些利,国家就不能“富国强兵”,不能富国强兵,宋朝就有可能被北国打败直至亡国。宋朝被北国打败直至亡国,反过来,豪族大户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会受到最终的摧残。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的送别诗有哪些

王安石的送别诗有哪些呢?那么就是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了,大家看看下面吧! 王安石的送别诗有哪些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荒烟凉雨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的元日诗拼音

导语: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王安石的元日诗拼音,欢迎借鉴! yuán rì 元 日 wáng ān s 【查看全文】

3 赏析:王安石《梅花》

导语:《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梅花》赏析,欢迎阅读! 《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变法的成与败

在中国封建社会秦朝的商鞅、北宋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是封建社会初、中、后期著名的三大改革家。而仅有王安石的变法最具有影响却最终失败。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生平简介

导语: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 【查看全文】

6 文学上的“小清新”王安石

不要宅在家里,出去走走吧。传说,王安石的老婆就是他在外对对联时认识的。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文学上的“小清新”王安石,更多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王安石留在历史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