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轶事典故六则

发布时间:2018-02-10

  一、喜做双喜肉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求对下联。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二、一字未稳

  王安石住在钟山时,有一位客人从黄州来。王安石问:“近来苏东坡有什么好作品?”客人回答说:“东坡在临皋亭住宿,从醉梦里醒来,作了千字的《宝相藏记》,不过改动一两个字罢了。有抄写的稿本,刚才留在船里了。”

  王安石立即派走得快的人去拿回来。当时月亮升起在东方,树影映在地上。王安石在风檐下读起来,高兴得眉开眼笑,说:“苏东坡真是人里的俊杰啊!但还有一个字不稳妥。”客人请王安石指出来,愿意听听道理。王安石说:“‘如人善博,日胜日负’,不如‘如人善博,日胜日贫’啊。”

  原来,《宝相藏记》写的是佛教藏经记。佛教教义认为,一切皆“空”,一切皆“幻”因而主张“一切世间,无取无舍,无憎无爱,无可无不可”。佛教徒要恪守“十戒”,其中之一就是“不蓄金银财宝”。所以,一个人善于赌博,赢了钱表面上看是富了,但精神世界更贫了。“如人善博,日胜日负”,就是这个意思。但仅从字面看,也可以解释为一日胜,一日负,或有胜有负,这就不符合原意了。而“日胜日贫”就不会产生以上歧义,所以“日胜日负”,不若“日胜日贫”耳。

  苏东坡后来听了王安石的这番议论,抚掌大笑,认为王安石才是真正懂得文章的行家。

  三、三难苏学士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有这样的二则: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后人已代东坡学士对出:“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第二句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后人假托乩语对了出来:“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

  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司马光因为一个女子闹翻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语:王安石与司马光为什么因为一个女子闹翻了,我们同行下文的阅读来了解。 《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一起千百年来被后世谈论最多的案例阿云狱。这个阿云,引起了王安石和司 【查看全文】

2 江上王安石阅读答案

引导语:《江上》作者是王安石,这首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语: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下文是有关他的详细资料,欢迎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

引导语:大家是否学习过或者知道哪些王安石的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1首王安石的诗,欢迎大家学习。 1、《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 【查看全文】

5 元日王安石的诗句

想必大家都学习过很多王安石诗人的作品,那么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元日王安石的诗句,请看看吧。 元日王安石的诗句 原文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作文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人情世故一回,借着牡丹花开,很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和上司,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