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10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

  (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

  (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 “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王安石变法的命运:

  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熙宁七年(1074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怒人怨,欲猛醒王安石,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或身无完衣,或拆屋纳钱,种种惊心怵目之状,竟夕不眠。示之后宫,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

  课文第56页插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泣》,教师可结合插图进行讲解:

  一天,宋神宗同母亲高太后和弟弟赵颢一起到后宫看望太皇太后(仁宗曹太后)。太皇太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很苦,像那些人们不赞成的青苗法等,就罢了吧。”

  “这些措施是为了造福百姓,不是给他们造成痛苦。”神宗回答。

  太皇太后又说:“王安石的确有才学,但现在他招致了很多人的怨愤。你要是真想保全他,不如先让他暂时离开京城,一两年后再让他回来。”

  “本朝众多大臣中,只有王安石是栋梁之才。”神宗说。

  赵颢插话道:“太皇太后的话非常正确,陛下不可不好好想想啊!”

  神宗听后非常生气,怒不可遏地说:“你是说我败坏天下了?那你来当这个皇帝吧!”

  赵颢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分了,嘟囔到:“也不至于这样啊。”

  神宗不好当面顶撞太皇太后,只好对弟弟发脾气。这次家庭聚会尽管不欢而散,但神宗最后还是听取了太皇太后的意见。第二天,王安石即被罢知江宁府。这就是王安石的第一次被罢相。

  【备课资料】变法派与保守派的对立

  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

  变法派 保守派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姓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宋神宗 24岁 司马光 山西 63岁 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

  王安石 江西 51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文彦博 山西 66岁 枢密史、司空、判河阳

  吕惠卿 福建 40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韩琦 河南 64岁 知汝州、权开封府

  曾布 江西 36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曾公亮 福建 73岁 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

  王雱 江西 27岁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 赵抃 浙江 64岁 参知政事、知杭州

  李定 江苏 45岁 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 富弼 河南 68岁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嘉问 安徽 ? 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 吕诲 河南 58岁 权御史中丞、知邓州

  邓绾 四川 44岁 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 范镇 四川 64岁 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舒亶 浙江 31岁 判司农寺、御史中丞 张方平 河南 65岁 参知政事、知陈州

  谢景温 浙江 50岁 侍御史知杂事 苏轼 四川 45岁 杭州通判、知湖州

  韩绛 河南 60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 欧阳修 江西 65岁 知亳、青、蔡三州

  章惇 福建 37岁 编修三司条例官 范纯仁 江苏 45岁 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


相关阅读
1 北宋对王安石的评价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引导语: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 【查看全文】

3 元日王安石古诗带拼音

《元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古诗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yuá 【查看全文】

4 元日王安石的拼音版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以下是 【查看全文】

5 《元日 王安石》赏析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变法的故事100字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本文为王安石变法的故事1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王安石变法的故事100字 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