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⑴凌寒:冒着严寒。
⑵遥:远远地。知:知道。
⑶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
“凌寒独自开”,“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
“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写作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两次辞相两次再任,放弃了改革。这首诗是王安石罢相之后退居钟山后所作。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如何搞亡国家
王安石这个人是中国经济史、政治史上充满了重大争议的标杆性人物。我们常常说一个历史人物不易评论,是因为他面目不清,可王安石这个人面目很清晰,还是不易评价。 在宋代,人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伤方仲永》翻译及赏析导语:《伤仲永》语言精当,说明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伤仲永》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伤仲永》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原文译文以及练习题引导语:王安石的《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大家学习了?这首诗主要是讲什么内容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原文翻译和一些相关的阅读练习题,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 【查看全文】
4 除夕 王安石的诗引导语:王安石没有写过名为除夕的诗,但有一首涉及过年的七言绝句《元日》。下文就是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飞雁原文及翻译《飞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的王安石飞雁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 译文 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查看全文】
6 清廉自律的北宋名臣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为一个外国人能知道中国古代的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