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翻译以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翻译以及赏析,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朝代: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 “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数重:几层。读shù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11、隔:间隔。

  【译文】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赏析】

  这首七绝即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

  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待客感悟

引导语:学习王安石的文言文《待客》,大家有何感悟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狼山观海》赏析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赏析】 这首气势磅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熙宁变法”背后的利益纷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公元1067年,在位不足四年的宋英宗赵曙因病 【查看全文】

4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原文赏析

引导语: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词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 【查看全文】

5 自古文人多相轻 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人生

引导语: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那么王安石与苏轼有何恩怨?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宋时期二位著名的政治家及才子苏东坡与王安石,因为在朝辅政意识形态及文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故事

引导语:司马光知道王安石的死讯是,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因为没有了王安石,政治家就没有了对手,生命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 下面要说的这位,在士人学林中也堪称楷模,且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