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苏轼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王安石与苏轼有怎样的关系?他们之间有恩怨?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庆历进士,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嘉佑进士,北宋文学家、字画家。王安石与苏轼,两人为同朝京官时,政治观点针锋相对,截然相反。按今天的话说,一个是“改革派”,一个是“保守派”。正因为在改革问题上的斗争,导致二人各自在政坛宦海急浮剧沉,命运坎坷。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嘉佑三年(1058年),向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未被采纳。神宗即位后,又上书建议改革,引起皇帝青睐。熙宁二年(1089年),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他积极推行青苗、募役、市易、均输、农田水利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此时的苏轼,官至太常博士,摄开封府推官。他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上书力言新法之弊,态度十分激烈,因此出任杭州通判。几年后,又因乌台诗案被诬以“讪谤朝政”之罪而下狱,随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按理说,政治上的分歧导致政坛上的厄运,两人之间应该是深恶痛绝,不共戴天。可是,令常人,尤其是令当今之人不可想象和意料的是,他们晚年竟然相互来往,赠送诗作,交流心得,安慰人生,充分表达了彼此之间赞誉慕悦之情。

  因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迭遭阻碍,他两次被迫罢相。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以宰相待遇退休,封为“荆国公”。就在王安石政治失意、痛失爱子、身体患病之时,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授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江宁,苏轼高风亮节,不计前嫌,特地拜谒王安石。王安石热情接待,两人游山玩水逾月,唱和诗作甚多。江宁分别后,两人书信往来,互相慰勉。虽然苏轼曾猛烈地攻击过王安石变法,虽然王安石曾打击和贬谪过苏轼,但这一切都付笑在山水和诗歌之中了。

  这是多么强的反差!这是多么大的逆转!这是多么美的结局!这是多么佳的传说!

  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我读了些关于王安石和苏轼的书籍文章,心中得出了答案。因为他们处在“同一层次”上,有着“共同点”。

  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他们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安定、百姓的生存,是他们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他们读诗书,取官职,一方面是实现自身价值,一方面是实现政治抱负。虽然他们之间政见对立,但只是在形式、方法、路径、手段、措施上的判断选择不同,但终极目标和愿望是相同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社会和百姓。他们不是借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之机,为个人和小集团掠夺财富,攫取利益,满足私欲。如果其中一方是个混食俸禄的政客,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道德取向。在王安石与苏轼的激烈攻击中,只有政治观点上的批判,没有为人上的指责。从史料上看,他们二人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坚持真理而不见风使舵,伸张正义而不助纣为虐,光明磊落而不阴险狡诈,清正廉洁而不浊邪腐败,淡名薄利而不追名逐利;心怀宽阔而不鸡肠小肚,尊重人才而不嫉贤妒能,谦恭温雅而不骄蛮妄横。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五毒俱全的污吏,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两人有着共同的知识才华。王安石与苏轼,同为进士出身,同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同列入为“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拔,诗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留下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苏轼散文汪洋恣肆,诗清新豪健,词创豪放一派,书画造诣很高,留下了《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枯木怪石图》等。如果其中一方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混,不可能有后来的结局。

  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对我们如何与同行同事相处颇有启示。

  王安石的生平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汉族江右民系。封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1]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北宋丞相、新党领袖。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大规模推行改革变法运动。先后推出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重大改革举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领域,影响之大、之广前所未有。改革变法历时16年,虽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并且随着宋神宗的病亡戛然而止,但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尤其是宋廷财政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宋神宗刚即位时的“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到后来的中央积蓄钱粟“数十百巨万”,“可以支二十年之用”,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梅花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待客轶事

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即事》原文赏析附阅读答案

引导语:王安石的《即事》这首诗主要是讲什么内容的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全是赏析以及相关的练习题,我们一起来学习。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 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春风诗歌鉴赏

春风 作者: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树,始觉看花是去年。 春风王安石 注音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收入有多少

北宋王朝传至神宗赵顼,已历108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分,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