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也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下面和小编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词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词两首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辛弃疾词两首吧!欢迎阅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全文】
2 辛弃疾的浪淘沙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全诗描写的是人到中年,有些凄凄惶惶心态,但又不趋炎附势的低姿态。此词当是作者辛弃疾后期的作品。全诗如下: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 【查看全文】
3 西江月辛弃疾思想感情辛弃疾的《西江月》是很经典的一首词,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西江月辛弃疾思想感情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西江月辛弃 【查看全文】
4 西江月 遣兴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词的上片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下片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醉态。词作的表现手法非常的新颖,值得赏析。 西江月遣兴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 【查看全文】
5 辛弃疾《定风波》阅读答案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查看全文】
6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辛弃疾宋词鉴赏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