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 辛弃疾

发布时间:2016-09-27 00:00

  据我们所了解,稼轩词六百余首,其中《鹧鸪天》利用频率最高,为诗人辛弃疾的经典之作。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知识扩展:鹧鸪天·送人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译文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注释

  ⑴唱彻《阳关》:唱完送别的歌曲。 彻,完;《阳关》,琴歌《阳关三叠》。

  ⑵馀,多余;加餐,多吃饭。

  ⑶无穷:无尽,无边。

  ⑷今古,古往今来;般,种。

  ⑸只应,只以为,此处意为“岂只”。

  ⑹未是:还不是。

  ⑺别有:更有。


相关阅读
1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

在封建社会里,思妇这样的人物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诗人辛弃疾写主人公之苦闷愁思能感同身受,句句真情,引人泪下。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 【查看全文】

2 生查子·重叶梅 辛弃疾

《生查子重叶梅》是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为词人辛弃疾所写,表达他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 【查看全文】

3 辛弃疾的风格

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豪放派以辛弃疾为首。这是因为辛词在豪放派中毕竟更胜一筹,从其风格特点中可窥见一斑。以下的辛弃疾的风格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 【查看全文】

4 西江月全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

稼轩词除了雄浑豪迈的意境之外,还有什么意境呢?和小编赏析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会另一种稼轩词意境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查看全文】

5 辛弃疾的词西江月

《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 【查看全文】

6 西江月辛弃疾思想感情

辛弃疾的《西江月》是很经典的一首词,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西江月辛弃疾思想感情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西江月辛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