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然章法井然,境界开阔,色彩浓重,古朴苍劲,且一韵到底,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清新开阔的美感。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⑴
五岳祭秩皆三公⑵,四方环镇嵩当中⑶。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⑷。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⑸?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⑹。
潜心默祷若有应⑺,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⑻。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⑼。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⑽。
粉墙丹柱动光彩⑾,鬼物图画填青红⑿。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⒀。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⒁。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⒂。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⒃。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⒄。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⒅。
猿鸣钟动不知曙⒆,杲杲寒日生于东⒇。
【注释】
⑴谒:拜见。衡岳:南岳衡山,在今湖南。
⑵祭秩:祭祀仪礼的等级次序。三公:周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称三公,以示尊崇,后来用作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皆:一作“比”。
⑶“四方”句:是说东、西、南、北四岳各镇中国一方,环绕着中央的中岳嵩山。
⑷火维:古代五行学说以木、火、水、金、土分属五方,南方属火,故火维属南方。维:隅落。假:授予。柄:权力。
⑸穷:穷尽,这里用作动词。
⑹秋雨节:韩愈登衡山,正是南方秋雨季节。晦昧:阴暗无光。清:一作“晴”。
⑺“潜心”句:暗自在心里默默祈祷天气转晴,居然有所应验。
⑻静扫:形容清风吹来,驱散阴云。众峰:衡山有七十二峰。突兀:高峰耸立的样子。青:一作“晴”。
⑼“紫盖”两句:衡山有五大高峰,即紫盖峰、天柱峰、石廪峰、祝融峰、芙蓉峰,这里举其四峰,写衡山高峰的雄伟。腾掷:形容山势起伏。
⑽森然:敬畏的样子。魄动:心惊的意思。拜:拜谢神灵应验。松柏一径:一路两旁,都是松柏。趋:朝向。灵宫:指衡岳庙。
⑾丹柱:红色的柱子。动光彩:光彩闪耀。
⑿“鬼物”句:墙上和柱子上画满了彩色的鬼怪图形。
⒀“升阶”两句:伛偻(yǔlǚ):驼背,这里形容弯腰鞠躬,以示恭敬。荐:进献。脯(fǔ):肉干。脯酒:祭神的供品。菲薄:微薄的祭品。明其衷:出自内心的诚意。
⒁庙令:官职名。唐代五岳诸庙各设庙令一人,掌握祭神及祠庙事务。识神意:懂得神的意旨。睢盱(suīxū):抬起头来,睁大眼睛看。侦伺:形容注意察言观色。
相关阅读
1 韩愈作者简介
【诗人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 【查看全文】
2 韩愈简介100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一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 【查看全文】
3 韩愈简介资料【诗人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 【查看全文】
4 韩愈生平简介【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查看全文】
5 韩愈《闲游》中“菱叶故穿萍”中的“故”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语:《闲游》是韩愈的作品,一共两首,韩愈勾勒了一幅雨后恬淡释然的美景图,有人认为菱叶故穿萍中的故换成乱字会更好,你怎么看? 问题1:联下句中的故,有人认为换成乱字会 【查看全文】
6 韩愈的成语提起一代宗师韩愈,有些人可能不太知道。但是要提起传道授业解惑你总会知道吧。是的,上学时候学的《师说》就是他写的。 所以啊,我们上学时候所学所背果然都是经典,只是当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