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调张籍》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奔流直下,而其中又曲折盘旋,激溅飞泻,变态万状,产生令人心摇意骇、目眩神迷之效果。
韩愈《调张籍》原文
调张籍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⑵。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⑶。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⑷!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⑸。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⑹。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⑺。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⑻。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⑼。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⑽。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⑾。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⑿。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⒀。
韩愈《调张籍》注释
⑴调:调侃,调笑,戏谑。张籍(768—830),字文昌,唐代诗人。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国子司业。
⑵文章:此指诗篇。光焰:一作“光芒”。
⑶群儿:指“谤伤”李白杜甫的人。前人认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
⑷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⑸伊:发语词。
⑹“徒观”两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虽能看到其成就,却无法目睹当时鬼斧神工的开辟情景了。
⑺“想当”四句:想像禹治水时劈山凿石、声震天宇的情景。划:劈开。雷硠:山崩之声。
⑻“唯此”以下十二句:说天帝想要好诗歌,就派李、杜到人间受苦,还故意折断他们的羽毛,剥夺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经受挫折坎坷磨难,从而创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绝代诗篇。然后又派天神取走了。现在遗留在人世的只不过“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书。古有薤叶书。又有薤叶形的金片,俗语称金叶子。琳琅: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诗篇播于金石。六丁、雷电:皆传说之天神。
⑼八荒:古人以为九州在四海之内,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⑽“精诚”两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犹今言灵感忽至。
⑾“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诗的创作境界。汗漫:广漠无边之处。《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于北海,遇异人,欲与交友,其人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于此。……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织女襄:《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郑玄注:“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谓之七襄。”按:织女,谓织女星。肆,谓星宿所舍,即星次。此句夸言神游物外,连织女星的车驾都不乘坐了。意谓超越了织女星运行的范围。
⑿地上友:指张籍。经营:此谓构思。
相关阅读
1 韩愈和富平的两次结缘
韩愈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下面是韩愈和富平的两次结缘,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韩愈(768~824) 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 【查看全文】
2 韩愈《石鼓歌》全诗鉴赏引导语:韩愈的《石鼓歌》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之情,同时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今天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 【查看全文】
3 韩愈《师说》赏析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 【查看全文】
4 韩愈《争臣论》译文韩愈的《争臣论》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对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 【查看全文】
5 韩愈师说课件《师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论说从师道理的文章,文章包含着作者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精华。他明确地主张从师学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小编为 【查看全文】
6 韩愈传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简介 韩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