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五
【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释:
1、塞虏句:言塞外胡兵趁秋天谷熟,南下掠夺。虏,古代对胡人的蔑称。
2、天兵:即官兵。第二首已注。
3、将军句:意谓将军领命出征。虎符,即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以铜铸虎形,背有铭文,分两半,右半留君王,左半授在外将帅或地方长官。调兵时,由使臣持之验合,方能生效。
4、龙沙:我国西部及西北边境的沙漠地区。《后汉书·班超传赞》:定远(班超封定远侯)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李贤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
5、边月二句:言夜月映弓影,严霜耀剑光。综谓战斗不分昼夜与寒暑。
6、玉关句:谓征战不已,归期无望。《汉书·李广利传》:太初元年,以李广利为二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二师城,取善马。比至郁城,郁城距之,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罢兵,天子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二师恐,因留屯敦煌。殊,副词,犹;尚。
⒂虎竹:兵符。龙沙:即白龙堆,指塞外沙漠地带。
⒃剑花:剑刃表面的冰裂纹。
⒄殊:远。嗟:感叹。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这两句是说,高寒的边塞之上,将士月夜行军,边月似在体恤将士,月光随着弓影移动;浓霜已降,将士的旌甲和宝剑之上落满霜花。这里,隐去了将士行军威武的雄姿,只用“边月”、“弓影”、“胡霜”、“剑花”四种景色,即烘托出边军之军威、行军之急迫、将士不畏严寒之气概,可谓传神之笔。
译文:
匈奴为掠夺秋季丰收的粮食而悍然入侵,朝廷派出军队抗击。
将军受命出兵,战士们行军到塞外,在龙沙一带暂时安营扎寨。
边塞的月光伴着弓影,胡地的雪霜拂过剑锋。
战士们还远没有进入玉门关,少妇们不要长声感叹。
简析:
此诗写戍边战士的苦况及有家无归的无奈。有风天子穷兵黩武之意。
首二句写胡汉两军对峙。第三句写将军奉命出征。四、五、六句写戍边苦况。末二句写归期莫知,闺人长嗟。少妇长嗟,说明战争不仅给士兵本人带来了痛苦,而且连及家庭。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词《梁园吟》的诗意赏析
《梁园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大致可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前半偏重叙事,后半偏重抒情。前半追述了诗人离开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向东来到宋州 【查看全文】
2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作品介绍】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1卷。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 【查看全文】
3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全诗翻译赏析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⑵。 顶高元气合⑶,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⑷。 水摇金刹影⑸,日动火珠光⑹。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⑺。 目随征 【查看全文】
4 李白望天门山艺术特色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Lynn整理的相关内容资料。(更多 【查看全文】
5 李白《关山月》阅读答案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查看全文】
6 《越中览古》李白全诗意思《越中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怀古之作,全诗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