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山僧
李白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译文:
你是何处来的名僧,为什么到水西来? 哦,是为了乘舟弄月投宿在美丽的泾溪。
明天一早,你将告别我,上山去,手携佛宝金经踏上云梯。
在山颠一腾身,就会发觉离三天很近,一举足,回头看到万岭低下。
你谑浪生风,自然不在支遁公之下,风流倜傥还与慧远公齐肩。
在此一别,何日再见?相思一夜听尽暝猿哀啼。
①腾身:跃身。
②三天: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泛指天空。
《别山僧》这首七言古诗约作于诗人游宣城时。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这两句是形容山寺所在地之高——我腾身跃起,就觉得天空离我很近;我往下一看,千山万岭都在我的脚下。三天之近,万岭之低,极言此山之高。语虽平淡,意境却佳,对仗亦工。
评析:
《别山僧》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十句七十字,表现了山僧清绝超拔的气度,表达了作者的倾心仰慕之情。
李白《别山僧》一诗选自《全唐诗》卷一七四。此诗一开篇便写出山僧飘忽的行踪。在与李白的交往中,更见出其清绝超拔的气度。他泛舟玩赏水中之月,夜晚露宿于泾溪,平明又飞杖于云外山巅。他的精神境界,即使在以大鹏自喻的李白看来,也高不可追;大千世界,天地之间,仿佛只容其腾身之外;绵绵群山,巍巍挺拔,仿佛不堪其道履。至于他去往何处,亦给人留下不尽的悬念。他笑傲放浪,他风流潇洒,他的自由洒脱、雄姿英发的人格只有东晋时著名的高僧可比。真是来无所从来。对于这样高标于世的山僧,尽管是李白,也只能倾心仰慕了。
相关阅读
1 李白《来日大难》全诗翻译赏析
来日大难 李白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授以仙药,金丹满握。 蟪蛄 【查看全文】
2 李白《望庐山五老峰》赏析望庐山五老峰 作者: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2。 九江秀色可揽结3,吾将此地巢云松4。 注释: 1.诗题望一作登。五老峰,庐山东南部相连的五座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并 【查看全文】
3 李白送别诗中的艺术特色导语: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之一。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峰上,歌唱出整个民族的面貌与命运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无疑是李白了。 他的送别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 【查看全文】
4 李白赏雪杂感《赏雪杂感》 雪浦二月江湖阔, 小梅零落云欺残。 如何一瑞车书日, 王敦肆古月明帆。 犹赖德全如醉者, 只向国门四海安。 有人夺得玄珠饵, 游花冠盖日相全。 小编提示:假的,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选读后感李白诗选读后感一 这几天在家拜读伟大诗人诗仙李白的诗作,心中颇有感触焉。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他在诗坛上是诗坛泰斗般的地位,诗歌出盛唐,盛唐出李白,一句 【查看全文】
6 李白与杜甫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一段彼此难忘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做节度使严武的幕客时,生活还算安定。闲暇时常想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