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非常有名,关于李白诗歌要如何鉴赏呢?下面来看看!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诗圣”杜甫给李白的评价,也是在我看来最合适的评价。笔尖轻挥书惊天动地之作,腕下轻放成可歌可泣之篇。李白在处,亦诗亦酒一谪仙。
自小就爱读诗,从两岁时背的“床前明月光”到现如今读过的无数李白的经典作品,一直以来都对李白的诗歌情有独钟。下面,我想从李白的一些作品谈起,来深刻得剖析一下这位谪仙人。
中唐诗人张祜《梦李白》诗云:“严陵死后到李白,布衣长揖万乘君。”把李白与东汉的严光看作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布衣长揖万乘君”的清高之士。他一生追求济苍生、安社稷、建功立业,同时又向往遗世独立、自由放任的浪漫生活。李白的不惑之年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他的心态交织着极度失望与希望东山再起的深刻矛盾,于是道出了《行路难》的心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谈完李白对于现实和理想的抒发,我们再去看看他身上淋漓尽致的浪漫主义色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是诗仙在月下的独白。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他请出无情的明月和无形的影子作证。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写活了影子,也写出了自己。
《将近酒》、《蜀道难》也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李白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缥缈的神化传说,创造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风格雄奇奔放、纵横恣肆、淋漓酣畅,形象绚丽多姿,相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另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写的是梦境。诗人以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和绚烂多彩的神仙境界,而这实际是诗人用以同黑暗现实相对立的一个“理想王国”。诗中写梦醒后对梦境的议论更直接表示了他在现实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斗争精神。他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都具有瑰奇宏廓的特点,令人叹为观止。
李白的诗歌有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是其诗歌的抒情特点,也是他豪放飘逸诗风的又一表现。表面上李白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他都体验过,表现过。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了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要入京做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要控诉自己的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他想念长安,就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给诗歌增加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有的地方又让人读来感到热情亲切。在感情上,他从不掩饰收敛,一泻千里。,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的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的飘逸和鲜花吐艳的娇美,赞美杨贵妃的天姿出色。李白诗的想象,常是异乎寻常,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也更让我们读者在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与酒几乎是李白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部分。酒穿肠而过,诗兴便如泉涌一发而不可收,只要有酒有诗,李白便是谪仙!
相关阅读
1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导语:《梦游天姥吟留别》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 【查看全文】
2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导语:《寻雍尊师隐居》全诗再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同时也表明他在艺术上已经达到挥笔落纸如云烟的境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雍尊师隐居》原文赏析, 【查看全文】
3 李白《怨情》的诗歌鉴赏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 【查看全文】
4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组诗。李白一生中多次游秋浦,这组五言诗大概是诗人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漫游至秋浦,逗留期间所写。组诗内容丰富,艺术高 【查看全文】
5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全诗翻译《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前四句写诗人下山归途所见,中间四句写诗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见,末六句写两人饮酒交欢及诗人 【查看全文】
6 《临路歌》全诗赏析《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