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口头时髦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指寄托兴寓,所以说它“直接国风之遗”。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
诗的前三句用赋,末尾用问句归结“怨情”。这里的赋是个动态的过程,首先是“卷珠帘”,然后“深坐”,再“颦蛾眉”,最后“泪痕湿”,行动可见,情态逼人。李白的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随意的一个小细节,就可以泄露整个主题,可见诗人的洞察力。全诗哀婉凄凉,缠绵悱恻。
相关阅读
1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优秀教案有哪些呢?下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李白描写山水的诗教案 追寻李白——山水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够有感 【查看全文】
2 李白关于杜甫的诗句李白一生豪迈不羁,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李白关于杜甫的诗句,希望大家多多阅读! 李白关于杜甫的诗句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 【查看全文】
3 李白《渌水曲》全诗翻译赏析渌水曲⑴ 李白 渌水明秋日⑵,南湖采白萍⑶。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⑷。 注释: ⑴渌水:清澈的水。《渌水曲》本古曲名,李白借其名而写渌水之景。 ⑵明秋日:在秋天的阳光下 【查看全文】
4 李白《西上莲花山》赏析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九) 唐 作者:李白 西上莲花山1,迢迢见明星2。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3。 霓裳曳广带4,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5,高揖卫叔卿6。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 【查看全文】
5 李白《观放白鹰两首》全诗翻译观放白鹰二首 李白 【其一】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其二】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注释: ⑴鹰一岁色黄, 【查看全文】
6 李白的人物个性李白的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