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其四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文解释:
你说要来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烛光朦胧地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词语解释:
麝薰:麝香熏染。
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赏析:
诗人思念着远方的情人,梦中远别使他悲伤不已,独处的生活寂寞孤独,醒后更是难以入眠。这首诗深切凄婉,感情真挚。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精纯感人,回肠荡气。
本诗写一位男子对远隔天涯的情人的思念。全诗围绕一个“梦”字,来抒写远别之情。
首句凌空而起,次句宕开写景。首联若即若离,其实在写梦境。这只有和下一联中的“梦为远别啼难唤”联系起来,方能领略其韵味。主人公与情人远别经年,无缘得见,夜来入梦,两人忽然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斜月空照楼,远处传来凄清的五更晓钟。如果说第二句渲染的是梦醒后空虚、孤寂、怅惘的氛围,那么第一句便是主人公身处这种令人神伤的环境中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颔联前句追忆主人公梦中情景,后句写主人公梦醒后的举止。远别的双方,虽然在梦中得到了短暂的相会,但随之而来的是分别的痛苦和难以抑止的梦啼。这样的梦,正强化了刻骨的相思。在强烈的思念之情驱使下,主人公奋笔疾书,在“书被催成”之后,才发现原来墨尚未磨浓。“书被催成墨未浓”一句非常真切传神。对一个心情急切的写信人来说,他通常不会注意到“墨未浓”这个细节,只有在“书被催成”后才会猛然发现这个事实。能写出这样的细节,足见诗人观察之入微、情感之细腻。这个细节也使本诗更富有生活的真实感,更加感人。
颈联描绘主人公梦醒后的室内环境。残烛余光半照着绣着翡翠鸟的帷帐,芙蓉褥上似乎还残留着麝熏的幽香。刚刚消逝的梦境和眼前所见的景象在朦胧光影中融为一片,让人分不清究是梦境还是现实。“金翡翠”、“绣芙蓉”原本是富贵生活的象征,在朦胧灯光的映照下,却增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也为本诗增添了几许缥缈的美感。
尾联写主人公幻觉消失后,随即产生了室空人杳的惆怅。诗人巧用刘郎寻仙不遇的典故,极言主人公和情人阻隔之远,暗示两人相见机会之渺茫。刘郎,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还。后来刘郎再到天台山寻找,怎么也找不到了。本联既是全诗抒情的出发点,也是全诗情感的归宿。
诗从主人公梦醒时的情景写起,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糅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
相关阅读
1 《贾生》李商隐全诗赏析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查看全文】
2 李商隐古诗《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全诗赏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现出诗人的冷落、孤寂之感,宣泄出诗人仕途坎坷、壮怀未成的愤慨之情。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北青萝》全诗翻译赏析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诗文解释: 夕阳西下落入淹滋,去茅屋访问一位独处的僧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导语: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生毕业网。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赠柳诗歌赏析赠 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李商隐诗鉴赏 《赠柳》即咏柳。咏而赠之,故题曰赠。 【查看全文】
6 李商隐《武夷山》《武夷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译文 (被称为曾孙)的众乡人只得到仙人们赏赐的一杯流霞仙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