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七言古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①西岩:即西山,在今湖南零陵西湘江外。
②汲:取水。
③湘:湘江。
④楚:西山古属楚地。
⑤销:消散。
⑥欸乃:摇橹声。唐代湘中有棹歌《欸乃曲》。
⑦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译文】
渔翁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撸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赏析】
本诗作于永州。作者于寄情山水的同时,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愤。诗中的西严即指西山,在山青水绿之中自遣自歌、独来独往的渔翁,含有几分自况的意味,看似写渔翁,实际是写诗人自己。诗人通过对渔翁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生动真切、情景相融、奇趣荡胸、意味深长。“奇趣” 二字可以概括全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蝜蝂传》译文
《蝜蝂传》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文言知识《小石城山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捕蛇者说》注释《捕蛇者说》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山水诗创作变化导语:柳宗元游历当地的山水,在与友朋的交往中,写下了许多关于山水的诗歌。这些山水诗,由于创作的时间不同,作者的心态不一,因而在表现上也就有了明显的差别。下面是小编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注释《桐叶封弟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小石潭记赏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柳宗元与欧阳修,苏轼等人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