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义公是位高僧,禅房是他坐禅修行的屋宇。这诗通过描写义公禅房的山水环境,衬托出义公的清德高风,情调古雅,潇洒物外,而表现自然明快,词句清淡秀丽,是孟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禅寂”是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依空林”点出禅房的背景,以便自如地转向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

  禅房的前面是高雅深邃的山景。开门正望见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台阶前便与一片深深的山谷相连。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而当雨过天晴之际,夕阳徐下时分,天宇方沐,山峦清净,晚霞夕岚,相映绚烂。此刻,几缕未尽的雨丝拂来,一派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方能体味义公的高超眼界和绝俗襟怀。

  描写至此,禅房山水环境的美妙,义公眼界襟怀的清高,都已到好处。然而实际上,中间二联只是描写赞美山水,无一字赞人。因此,诗人再用一笔点破,说明写景是写人,赞景以赞人。不过诗人不是直白道破,而是巧用佛家语。“莲花”指通常所说的“青莲”,是佛家语,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青莲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佛家用它比喻佛眼,所谓菩萨“目如广大青莲花”(《法华妙音品》)。这两句的含意是说,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具有佛眼般清净的眼界,方知他怀有青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胸襟。这就点破了写景的用意,结出了本诗的主题。

  作为一首题赞诗,诗人深情赞美了一位虔诚的和尚,也有以寄托诗人自己的隐逸情怀。作为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写出了一帧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空林一屋,远峰近壑,晚霞披洒,空翠迷蒙,自然幽雅,风光闲适,别有一种生意,引人入胜,至今仍不失为精品。


相关阅读
1 《早寒有怀》孟浩然唐诗鉴赏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诗鉴赏 这是一首抒情诗。大约是诗人漫游长 【查看全文】

2 古诗三首(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 第一 【查看全文】

3 《岁暮归南山》译文及赏析

《岁暮归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岁暮归南山》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岁暮归南山⑴ 北阙 【查看全文】

4 孟浩然的名句

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 【查看全文】

5 孟浩然古诗《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古诗《與諸子登峴山》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畱勝迹,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查看全文】

6 《赠孟浩然》的诗歌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 【查看全文】